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

你的位置: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 平南、浔州、荔浦、阳朔、修仁、昭平、平乐、恭城民国时期地图_公元_昭平县_桂平市
平南、浔州、荔浦、阳朔、修仁、昭平、平乐、恭城民国时期地图_公元_昭平县_桂平市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38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平南、浔州、荔浦、阳朔、修仁、昭平、平乐、恭城等地在80多年前(1938年)发行的高清地图上显示的细致程度可达村庄级别。这张地图的资料来源于民国时期初期,展示了该时期的地理信息。

在平南地区,唐贞观七年(公元633年),从武林县划分出领土,设立了南平县,后来改称为平南,县治所在如今的平南镇。“平南”这个名字的由来在旧志中有三种说法:其一是因为晋朝时期的陶侃平定了交南,获封为平南侯,因此得名;其二是以县内的山川地势为依托,自蛇黄岭蜿蜒而来,呈现开阔平坦的地形,面朝南方设立治所,因而命名;其三是以南平与西平的组合来命名,称之为平南县。

浔州如今被称为桂平市,唐朝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从燕州划分设立,最初的治所在大宾县(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北部)。它的名字源于流经此地的浔江,但不久后便被撤销。直到贞观七年(公元633年),该地区重新设立为浔州,治所迁至桂平县(即今桂平市西侧),并在宋代时转移到现今的地方。

展开剩余62%

荔浦县则是在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创立于苍梧郡,作为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域,标志着地方治理的开始及区域发展的基础。

阳朔县是在隋朝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从始安县划出而成立的,其名称源于阳朔山,最初隶属于桂州的管辖。到了唐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阳朔县又分出归义县,其治所设在今白沙镇旧县村的北侧。然而,在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归义县被并入阳朔县。1981年7月1日,阳朔县正式划归桂林市管辖至今,成为桂林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修仁县的前身是在唐朝长庆元年(公元821年)从陵县改建而来的,县治设在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西南的修仁镇老城部分,归属于桂州。因其地区内有修仁乡而得名。1952年,它被撤并入鹿寨、荔浦、象县三县之中。

昭平县的设立可以追溯到宋太祖开宝五年(公元972年),最初称为龙平县,归属昭州。宣和六年(公元1124年),宋徽宗将其更名为招平县,寓意为招募和抚平之意,但“招”字显得不够雅致,故最终改为光明、明亮的“昭”字,以此命名为“昭平”。在孝宗淳熙六年(公元1179年)时,县名曾复称龙平,而在明朝万历四年(公元1576年),昭平县又重设,延续至今。

平乐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吴甘露元年(公元265年),由富川县划分而成。县名源自今县城北的平乐溪(即乐水),县治设在如今的附城乡糖榨村,成为始安郡下的第三个县,这标志着当时地方治理的进一步分化与发展。

恭城县的设立始于唐武德四年(公元521年),先后归属于乐州和昭州管辖。北宋初年, 太平兴国元年(公元976年)时,治所曾迁至龙渚市;而在南宋景定五年(公元1264年)时,又迁回原址。元代时,恭城县则划归平乐府管辖。明成化十三年(公元1477年),治所设于今日的位置,依旧隶属于平乐府。到了1990年2月3日,恭城瑶族自治县被正式设立,标志着当地民族自治的进一步发展。

发布于:天津市